朱红,余洪波|青年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名高校教师的深度访谈
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载于《探索》2020年第5期。
引用格式:朱红,余洪波|青年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名高校教师的深度访谈[J].探索,2020(5):168-180.
摘要: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认同与实践担当是做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必然要求。通过对部分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的深度访谈发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生活世界中的多元互动融合是认同形成的机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理论内涵、实践价值、自我主体的认识是构成认同的关键基础,理论的逻辑建构、话语的价值共性、宣传的时效度、践行的难易度构成影响认同的重要客观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有意识”的无意识行动构成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逻辑,身份建构下的自我驱动成为践行的内生动力,而多元文化下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得践行面临困境与阻碍。因此,深化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理论建构、丰富宣传途径和培育手段、引导青年知识分子的身份建构与自我认知、营造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以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作者:朱红,女,博士,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余洪波,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编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鉴于“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党和国家日益重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青年知识分子是当今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形态中最有创造力和最富生机的重要群体”,“青年知识分子能否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社会文明发展进步,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党执政基础的巩固”。作为青年知识分子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也是直接影响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深入剖析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实践逻辑及主要影响因素等。
1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构成,“关于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党和政府政治思想工作的重心之一”。习近平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着眼点”。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意义重大,而融入的首要关键是在青年教师这一知识分子群体中形成话语认同和实践担当。
1.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学界围绕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的研究大致分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类。
首先,认识论即围绕高校教师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展开研究。学界大都从对教师自身的作用、对学生的作用、对高校及对社会的作用角度进行阐述。对高校教师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来讲,“高校教师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会深刻地影响到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理解”。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言,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国家繁荣富强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其次,方法论即高校教师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研究者大多立足现实困境和挑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措施。“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外—内—外’的动态、辩证、现实的发展过程”,要从认同的开启、认同的内化和认同的外化三个层面来强化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坚持理论教育和情感引导相结合、思想塑造和行为培育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以增强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针对生活与工作压力等现实因素对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的阻碍,要从关注利益诉求、优化培育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人文关怀,激发青年知识分子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
再次,实践论即主要对高校教师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研究。青年知识分子自身的内生性困境和外部因素导致的认同及践行困境并存。从青年知识分子自身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有待内化、终身学习理念有待形成等因素有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从外部环境来看,“事业与生活的压力给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培育带来制约”。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泛起和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介进行广泛传播,“某些高级知识分子包括青年教师,相比一般民众更容易受到影响,有的盲目崇尚西方价值观,甚至抵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改革攻坚的难度、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难以生活化等因素也使高校青年教师面临认同困惑。
当前学界的研究虽然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视角,但这些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将认同与践行割裂的现象,少有将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做综合性、关联性的研究,更多的是进行认同或者践行的单一性研究。与此同时,在实践论层面,现有对认同与践行的影响因素的本质研究以阻碍因素为主,较少涉及有利于促进认同与践行的因素研究,也缺少对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逻辑及内驱动力的研究。总之,现有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现象化的总体特征,需要有采用实证方法并深入青年教师群体内心世界的系统研究来打破目前的研究瓶颈。
1.2 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年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探究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和认同程度、影响认同的机制,以及基于个体意识指导下的行为实践逻辑、实践动力及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目的和相关研究,本文将研究的青年知识分子界定为年龄在40岁以下,从事高校教学、科研、教辅、行政等工作的教师。通过目的性抽样,共选取20位访谈对象,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专职行政人员6人,专职辅导员3人,从事教学工作老师11人(其中讲师6人、副教授2人、助理教授2人、教授1人);专业领域涉及社科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职能部门、行政部门;高校层次类型包括“双一流”院校、“211工程”院校以及北京市属本科院校,20位受访者中有“双一流”院校教师7人、“211工程”院校教师6人、北京市属本科院校7人。通过分析访谈文本,笔者对青年知识分子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2 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访谈显示,青年知识分子通过多种途径、借助多样化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生活世界,从而促进认同的形成,其中理论的逻辑建构、话语的价值共性、宣传的时效度、践行的难易程度则影响着认同的程度。
2.1 认同形成的机理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社会学家舒茨将其视为个体以自然态度在其度过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主体间性的文化世界,在特定的时空区域内体现了预先给定性的特征,是个体反思和实践的前提。在这种直接经验的世界中,每个参与者即主体间都能彼此感知、体验,形成理解。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在生活世界中,个体在多元叙事和直接经验中,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入生活世界。既有在工作过程中的了解和学习,也有在生活中的接触和认知;既有主动了解和探索,也有被动接受宣传和教育;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在实践中的体悟和认识的深化;既有通过自我学习进行的自我教育,也有通过在与学生的互动和接触中获得的反哺式教育。
第一,通过学习与科研形成认同。在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的经验世界中,学习和科研是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相较于其他群体较为独特的理论与实践方式,也是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生活世界的独特路径。一方面,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均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且涉猎广泛,有的受访者“通过政治类的书和材料系统学习”从而形成基本认同,有的受访者通过“阅读学校给订阅的报纸和期刊杂志”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大部分受访者曾组织或参加过学校、院系或班级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也曾经参与或组织有关的学术交流项目和主题讲座;部分受访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参与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课题研究,认为“课题申请和研究正好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
第二,通过榜样示范形成认同。榜样的来源较为广泛,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不论是历史上坚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和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是近现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抑或是新时代“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黄文秀,都对受访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起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正如有的受访者所言,“看到他们的感人事迹,我一直告诉自己人不能活的太小我,还是要有情怀的”。二是受访者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物,即个体直接关联性人物。在高校中,从事行政、教学和科研的青年知识分子更有机会直接接触前辈们的经验世界、更能融入集体记忆。在访谈中,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对像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前辈以及袁隆平、丁仲礼、钟南山等当代科研模范或高校内品学优良的前辈或同辈群体,都持有较高程度的尊重和积极的“靠拢”心态。这种“靠拢”体现在科研上的进步和对其道德品质与为人风范的学习和借鉴。三是通过大众传媒宣传的人物。绝大多数受访者都通过多样化传播媒介找寻到认同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模范,如“《感动中国》里那些人的感人故事”和“那些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人”等,在不同程度上为青年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发展遵循。四是通过“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接触的榜样模范。有的高校开展了“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为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接触榜样人物提供了新的平台,故而部分受访者通过这一契机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正如有的受访者表示,“扎根西北大漠、一生坚守敦煌的樊锦诗先生,让我对爱国和敬业有了新的认识”。
第三,通过传播媒介形成认同。主要包括电视、网络媒介、手机APP等,尤其是网络新媒体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对网络媒介的分析中,呈现官方媒体与娱乐流行传媒并举的特征,既有“人民网”“新华网”“共产党员网”等官媒,也有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且后者以群众自发为主,以多种正面宣传的表达形式持续发挥着正向激励作用。正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奋战者,通过多样化传播媒介的宣传而为人们所悉知,在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激发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决心,也鼓舞了更多人成为接力者和践行人。“常在抖音、快手上看到大家的抗疫努力,就觉得自己也该做些什么。”这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已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在官媒中,大部分受访青年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强国”客户端获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话语的相关信息,体现出官方话语的传播与表现形式在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中的覆盖率较高。
第四,通过实践活动强化认同。认同是践行的基础和前提,反之,有效的践行能够进一步深化认同,形成良性循环。部分受访者认为实践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认知认同,如“在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等展览的时候感受到国家的富强,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第五,通过社会氛围营造形成认同。如横幅、LED屏、宣传墙及宣传栏等,作为最具普遍性和直接性的社会氛围营造方式,多位受访者认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大街小巷”无处不在,能够在一定时空中实现与心灵潜移默化的融合,正如受访者所述:“看到、听到后,会有意无意把自己的言行跟它对标”。
2.2 认同形成的内容水平
高校的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论内涵、实践价值、自我主体认识等方面认知较为深刻,而这些都构成了认同的关键基础。
第一,概念熟悉程度较高。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关注程度和熟悉程度较高,且对其具体内容和含义的把握度也较高。在访谈中,受访者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程度存在差异,但大多数能够正确解读其内涵,个别不能精准答出具体内容的受访者也能在给出的一系列词语中辨识出哪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以说,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知情况较好,从本体上能够把握理论“何谓”的关键议题。“作为高校的老师,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重大理论进行学习和认识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成为一种普遍认识。
第二,理性认知水平较高。有的受访者在谈及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时,从中西比较的视野进行了深入反思,认为“自由”“民主”“公正”“平等”等价值观体现了我国对世界优秀文明的借鉴,但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存在本质性差别。如就“民主”而言,有受访者指出,西方所强调的民主主要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选举“用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社会主义的民主才是全体人民的民主。在这种反思中,一些受访者表示也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深刻的认同。与此同时,也有受访者对此提出疑问,“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会有与西方普世价值相类似的观点入选呢? 这容易让人困惑”,认为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此作出回答。从公民角度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青年知识分子认识和实践最为直接的经验部分,受访者普遍认为这不仅是当代国民素质的直接体现,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继承和发扬。
第三,情感认同程度较高。大部分受访青年知识分子高度肯定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价值。从国家层面来看,受访者主要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角度来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如就“文明”来说,有受访者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如今我们仍然选择‘文明’的发展之路,反对野蛮生长和侵略扩张,并积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有访谈对象以“这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继承性和当代创新性。从社会层面来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顺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保障。如就“法治”而言,大部分受访者理性分析了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一体两面性:“法治”根本上“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但从实践看,我国目前仍处于法治社会的建设阶段,“有法可依”基本实现,“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伴随着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的推进正渐进发展。可以说,青年知识分子对“法治”社会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成就表达了高度认同。在法治的基础上,“自由”“平等”“公正”才能得到实现,以“公正”而言,青年知识分子普遍强调其内含的共同富裕的发展理想,和“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有出身贫寒的受访者以高考为例阐明了社会的“公正”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认为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公正”不仅作为过程、同时也作为结果成了国家兴旺发达的可持续保障。总体来看,不论是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社会层面的中观话语还是个体层面的微观规范,都得到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同,在情感上他们更加渴望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意指的全部理想和价值。
第四,责任担当意识较强。他们普遍以职业责任和志业理想来高度认同自身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传承主体的地位,认同自身应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有效引导青年学生。通过词频统计发现,将高校视为“立德树人的摇篮”“培养花朵的花园”,将自己视为“摇篮的守护者”“园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言传身教”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的主体认知和实践要求。部分受访者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虽然讲的内容主要是专业课知识,但在讲课过程中会跟学生们谈一谈对人生的看法,会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东西”。但也有受访者在认同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传承主体地位的同时,存在“担心学生走向社会后,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多,谁‘吃亏’越多”等顾虑,因此希望整个社会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与践行。
2.3 认同形成的影响因素
访谈显示,影响青年知识分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个体意识领域主观性因素,也有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从个体的主观因素看,一是个人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如理论素养和政治站位、政治敏锐度等会影响对理论话语的理解和认同。二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如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匹配程度、个人的获得感会影响到对“公正”等价值观的认同。几名受访者都从教育角度入手,谈到自己是义务教育和高考选拔制度的获益者,在求学阶段有出国经验后对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倾斜于有产阶级,而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进而获得感相对提升。相反,有受访者在生命历程中经历过社会运动、政治动荡,目睹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则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采取回避或游离的态度。此外,客观因素则包括理论的合理性、价值的共有性、宣传的能动性、实践的可行性等。
第一,理论的逻辑建构影响认同形成。首先,科学性是理论合理性的本质属性。受访者表示,“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被认同”。“只有实践证明真理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才会为个人接受,并转化为内心信念。”正如有的受访者所言,“想要人们发自真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它就要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跟获得感,就得让时间来证明它是对的”。其次,理论性和完整性同样是合理性的重要属性。理论性是指某一理论是高度凝练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理论,而完整性是理论实现“自洽”的本体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理论性、完整性是合理性的直接特征,是青年知识分子思考、认知、反思的关键,是形成认同的认知基础。一受访者表示,“对于知识分子来讲,要发自内心的认同某种理论会经历一种复杂的过程,要不断地思考、反思甚至批判,理论的价值、结构、概念等话语要素都要接受持续的检验,自洽是前提,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表示认同的同时,也有个别受访者对其建构的完整性表达了质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语虽然“看似完备”,但仍有一些反映中华文明优秀文化基因的词汇未被纳入,比如“仁爱”“孝道”。此外,还有一些受访者认为应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世今生”进行更多的教育引导,避免其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让人迷惑”。
第二,话语的价值共性影响认同形成。认同本质上是个体意识领域的活动,是一种“我们”关系的主观的判断倾向,而形成“我们”的重要前提是价值的共有性,即在“我们”的共同体中具有高度同质性的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价值内核与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的价值选择具有共同性。在访谈中,“责任”“家国情怀”“仁义礼智信”“操守”等话语充分体现了这种价值的共同性。从国家层面看,青年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机融合,如受访者所述“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最高的理想追求”。从社会层面看,他们在反思、对话与比较中思考中西方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本质不同,明确“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以法管权,以制度管权,社会才能有序,人们的权益才能得以保障,特权阶层才能受到制约,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才会增强”。从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在“家国天下”追求中内化于心灵世界,成为我国知识分子的共有价值和操守,价值的共有性使得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当然,一些负面因素例如权力寻租与吏治腐败、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公等因素也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认同产生不利影响。有的受访者以《人民的名义》中的片段举例,“前一秒还在电视上大谈反腐的省部级官员、政法委书记,出门后就因腐败被带走,这也是极为讽刺”。批判的本质不在于批判,而是指向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受访者普遍认为知识分子“必须”要看到当前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但“批判不是目的”,要承认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阶段性不完善,以一种更加历史性的眼光审视当前的种种问题,并提出知识分子视角的“解决方案”去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宣传的时效度影响认同形成。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路径依赖”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元文化的形成,加之网络社会的崛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如何提高宣传的时效度,创新方式方法,将官方话语体系以多元化的宣传路径融入社会成员的生活世界,实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手段的时代性、效果的持久性的有机融合,从而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我国政治社会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有受访者明确表示,宣传方式过于单一且枯燥乏味、灌输色彩过于浓厚,如大街小巷的宣传标语,不仅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思想积极性,同时又容易让人陷入仅知其文字而不知其内涵的尴尬境地。更有受访者直接指出,“大众化”的宣传不是指单纯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的“铺天盖地、时时刻刻”,必须要增强群众间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参与感,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阳春白雪”式和“下里巴人”式的宣传途径都要建立。如对青年知识分子,一般意义上的“口号式宣传”“阿Q精神式激励”已经难以打动这一群体的“心灵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更多的是以道德自我约束和家国情怀责任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上的宣传手段的实际成效更待深入检验。
第四,践行的难易程度影响认同形成。受访者普遍表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的结构层中,个人层面在结构层次中属于微观建构,涉及“我”的自我主张和实现,“最贴近日常生活,因而最容易实现,也就更容易认可”。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教书育人”不仅是职业要求,也是个人的志业与理想所在,践行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为立身根本,以“友善”为待人态度,以“诚信”为做人基本,以“敬业”为职业操守,在生活世界的经验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执教多年的受访者表示,“多年的教育工作早已将这些‘要我们做的’变成‘我们要做的’,这是高校知识分子的道德节操”。在国家宏观层面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追求和目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人民生活的快速改善,正向的持续性发展等因素使得“我们”的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增强,国家层面的内容实际上由“我们”形成的共同体来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个“我”汇成了“我们”的共同体,由此实现了“我”和“中国”的紧密相连,从而对国家层面的目标坚定不移。但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中观层次,直接与个体生活世界渗透融合,一些现实的问题和挑战例如贫富差距、看病难与看病贵、官员腐败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个体的主观感受。由于青年知识分子属于高知群体,看待问题的方式相对更加思辨化、专业化,如果问题长时间存在而缺乏解决预期,他们则容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官方话语进行更加深入的批判和与现实的参照,进而影响其认同程度。
3 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逻辑及其困境
访谈显示,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逻辑可能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也就是说并未刻意选择是否落实。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和回顾,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颇具价值的观点。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践行逻辑、践行动力、践行困境三方面来揭示。
3.1 践行逻辑:“有意识”的无意识行动
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行动逻辑,或者说是一种“有意识”的无意识,这其实是个体生活世界下行动逻辑的直接体现。但这种无意识并非是真正的无意识,而是在有意识学习或者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形成的“有意识”的“无意识”行动,形成了“手头库存知识”这种一般抽象构造物。行动逻辑有两种基本内涵,一是我要做什么,二是我需要做什么。前者体现行动本身,属于实践领域;后者体现行动的动机,属于认识领域。二者共同建构了行动逻辑的双重属性。某位受访者在访谈中谈到了“国事、我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以就此来表明青年知识分子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逻辑。
第一,行动中关心“国事”的取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国家宏观层面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层次,而实现这一层次的目标则需要以共同体的形式来实践。基于知识分子群体的独有特征,青年知识分子勇于担负社会责任,以“大同”理想为最高追求,以知识为工具关心“国事”、参与“国事”甚至影响“国事”。在访谈中,很多青年知识分子保持着对公共事务的高度关心,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与治理,或深入一线调查社会问题,以多种形式提出对策和建议;或利用专业知识在相关领域展开决策咨询;或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等,都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与责任。有受访者以“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逻辑。“实事求是”的实践准则、“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频频从受访者的叙述中呈现,“这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成为其普遍关心“国事”的完全内化的自我要求。
第二,行动中关心“天下事”的取向。所谓“天下事”,主要指的是社会层面的公共事务,“天下事”与“国事”在知识分子的生活世界中往往密不可分,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取向实际上是在中观层面实践国家宏观层面的理想目标。如何践行这四种要素,访谈对象关注和实践的切入点之间存在差异,有的受访者将“公正”和“平等”作为志业方向,以民生为切入点,在精准扶贫、扶危济困等领域开展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活动;有的以“法治”为志业,以法律为工具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的以知识传播为志业,成为网络红人后进行理论知识的公益传播、引导社会正面宣传等,以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在社会公共事务上不断发声、实践,引导学生和公众辩证、客观看待社会事件,尤其是一些负面的社会热点事件,启发大家思考这类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措施等。正如受访者们普遍提及的“危机”隐喻,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风险社会的全球化,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多重思潮的直接影响,传统的时空观从在场空间延伸到更为虚拟的缺场空间,信息的“爆炸”使知识成了“一种看似廉价的东西”,而知识分子的身份责任便在于“用真正的知识改变世界、影响他人”,“让民主、自由这些看似光鲜的词语露出阶级的本来面目”,而这种“天下事”则是青年知识分子承担责任的公共事务领域。本质上看,也是青年知识分子以学术为志业、以服务人民为使命的直接体现。
第三,行动中关心“我事”的取向。古代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以“修身、齐家”为立身之基本,“修身”是追求个人的道德素质,“齐家”是追求家族的和谐兴旺,涉及血缘、亲缘的宗族亲属,还有涉及地缘、业缘的邻里同窗,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表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立身准则被读书人继承和弘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凝练为“诚信、友善”被知识分子所秉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学生的重要引路人,需要为其树立榜样,实现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对于高校青年知识分子来讲,“爱国”与“敬业”紧密相连。“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道”的传承最为关键,在这种“道”中,不仅是立身准则,更涉及我国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取向和立场,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从这个角度讲,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的“爱国”与“敬业”不仅是自我的道德操守,同时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成为实现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关键。在访谈中发现,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对自身群体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师德学风和政治立场。高校教师对青年学生的言传身教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行为”这一观点是受访者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不能给青年学子灌输不正确的价值观,也不能做出不好的行为示范”。
3.2 践行动力:身份建构下的自我驱动
身份是自我关于“我是谁”的观念,“我是谁”决定了“我想要什么”(利益)和我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而这种身份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事实,行动主体在社会事实的建构过程中实现“人在情境中”,通过实践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其结果可能会使得结构再造或者变革。因此,通过身份建构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个体可以同时拥有多种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有一种相对固定的身份建构,即“我是谁”。在访谈中发现,三种身份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分别是“党员”“知识分子”以及“教师”,不同的身份建构或者角色都具有不同的群体特征和行动逻辑倾向。
首先,党员是一种政治身份建构,党员有明确的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归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党的政治意识形态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党员必须学习与践行的政治话语。多数受访者认为,“党员要带头去践行,这样才能让群众信服”,“是不是以及能不能去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检验党性修养的重要依据”。
其次,“知识分子”是一种公共身份建构,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双重属性。一般情况下,知识分子作为身份建构物仍然存在争议,但对于公共事务的社会责任、专业的知识储备、高尚的道德素养成为知识分子公认的角色特征。在这种公共认同和评价的约束下,不论是主观意愿还是被动规范,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都需要从应然转化为必然和实然。一些受访者就表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要有一种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价值标准和信仰图腾,我们要守护好传承好,在这一点上,知识分子责无旁贷”。
再次,“教师”是一种工作身份建构,本身有自己的职业伦理和工作操守。立德树人是教师身份的本质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我国教师群体的社会共同认知。因此,很多受访者表示,“我必须给自己的学生做出好的榜样才行,那就要从我自身的践行开始”。从总体来看,这三重身份建构虽有差异,但在价值取向和实践规范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上本质一致,都体现了显著的“人民性”。高校的青年知识分子在这三种身份中至少占据两种,那么无论怎么组合,群体的行动逻辑在无意识中实现了契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实践的根本驱动力。
3.3 践行困境: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茫然
青年知识分子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的困境集中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对青年知识分子来讲,作为党员,需要参加党组织举办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作为知识分子,对政治话语叙事保持着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承担着对公众解释的社会责任;作为教师,或组织开展学生工作,或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学术讨论,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并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即便作为普通的公民,大街小巷、线上线下的全景式立体化宣传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普通公民的视野。从这个角度看,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元叙事应该普遍了解,最起码并不陌生,那为何在实践中出现种种困境?访谈显示,这主要是由于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错位。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高校青年知识分子面临最大的认同践行困境在于社会的现实与象牙塔中的理想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体现在两方面:从社会客观因素来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外部的社会思潮与内部社会重利轻义、奢靡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相互交织,持续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个体主观因素来看,青年知识分子面临坚持原则而被孤立与拥抱利益而入世的两难境地。正如有的受访者所顾虑的那样,“缺乏大环境,也缺乏保障,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担心凭自己努力改变不了什么”。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走入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实践困境。一般来讲,获取利益融入社会更像是正确的选择,这也是高校中出现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关键原因。“原则问题”成为青年知识分子们摇摆的“灵魂拷问”,在集体环境的约束和限制下个体价值与社会选择如何实现合理性、合规范性的统一,处理好“人情世故”“做事规矩”“自我良心”“功名利禄”之间的多重矛盾关系,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的“痛苦”与“尴尬”所在。
另一方面,有些受访者表示了对于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惑,即个体“有意识”的无意识行动的一般性要求与总体价值—行动体系的内在包容性的张力与摩擦。如果单纯地“为人师范”,落脚于微观个体层面,对国家和社会并不过多关注,是否能够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 这种困惑实际上折射了某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承认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逻辑是一种实践上的“理想类型”。从人的发展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早已内化于青年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世界和社会行动逻辑中,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实现不仅需要个人努力,同时需要集体行动,我们需要努力的是为国家—社会—个体三方之间的结构化互动建立正向条件。
4 总结与讨论
通过访谈,本文探索了青年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实践逻辑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推进高校青年知识分子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建议。
4.1 研究发现
本文通过对北京高校20名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首先,在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过程中,多样化的途径和载体在其生活世界中的互动融合构成认同形成的机理。其中,通过学习与科研形成认同,是高校青年知识分子较为独特的认同方式;榜样示范更能触及青年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生发出对家国情怀的思考;大众化的自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次,总体上看,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逻辑,是一种基于学习或者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形成的“有意识”的“无意识”行动,通过对“国事、我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将个体生活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之中。再次,对“我是谁”的身份建构,不论是党员的政治身份建构、知识分子的公共身份建构还是教师的工作身份建构,三者在价值取向和实践规范上一致的“人民性”成为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内驱动力。这为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有效引导提供了参考,对进一步激发青年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知识分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仍然存在着认同与实践困境。从影响要素分析,理论的合理性、价值的共有性、宣传的能动性、实践的可行性均对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尤为重要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张力使得青年知识分子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面临着多重矛盾,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价值选择与人情世故等诸多面向的基本矛盾,成为青年知识分子不断认识建构与再建构、实践守一和再转向的衡量尺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批判高校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现象的同时,也需要深入反思产生这些现象的主客观因素,尤其是现实层面的因素。
4.2 对策建议
结合访谈情况,本文认为,在肯定青年知识分子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一面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举措来消弭高校青年知识分子这一活跃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壁障。为此,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
第一,继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理论建构。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的自洽性与适切性,需要通过深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理性内核,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魅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容、涵义、意义,到科学性、理论性、完整性之美层层绽放,在最大程度上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大青年知识分子“面对面”。唯有如此,才能更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传播入耳,而且能深入青年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实现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从理论本身出发,坚定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认同与信仰,减少模糊认知、虚假认同等现象。
第二,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途径和培育手段。访谈中有些青年知识分子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宣传方式偏形式化,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因此,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尤其是网络社会的新特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以更加灵活且接地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重视对群众性、草根性自媒体平台的有效运用和合理引导及管理,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植根于青年知识分子的内心认知,激发他们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主动性和传导性,进而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如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等,便是较为生动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
第三,加强引导青年知识分子的身份建构与自我认知。高校青年教师兼具知识分子、教师的角色定位,其中一部分人也担负着党员的角色设定。这三重身份建构虽然可以划归到不同的属性类别中,但在“人民性”这一本质和核心上的一致性,能够促进青年知识分子深化对自己身份的建构,提升其身份建构体系的立体性和完整性,从而有利于提升青年知识分子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知,激发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动力并转化为现实的行动。这一方面离不开青年知识分子自身的学习与建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国家、社会和高校对青年知识分子开展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和职业教育。
第四,广泛营造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多措并举弥合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重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底蕴,唤醒融在知识分子骨血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魅力与积极的价值导向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让个人的正确选择与集体的正确选择相一致,打破囚徒困境。二是党和政府针对社会痛点问题要不回避、不逃避,借助主流媒体进行及时的跟踪报道,还原事实真相,减少网络谣言对青年知识分子的误导,并积极采取措施,精准施策,促进问题的解决,提升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三是建立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降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本。如为了避免“扶起了老人却扶不起人心”的现象发生,保护人们践行“友善”价值观的热心和积极性,在《民法典》中作出规定,“因自愿事实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便是积极有效的尝试。
总之,高等院校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高校青年知识分子作为高校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力量和主体力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贴切的代言人,他们与学生群体的距离最近,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最主要社会主体。因此,立足高校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把握新时代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心灵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了解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实践逻辑及主要影响因素,探究推进新时代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意义重大。